中国妹妹 | 半城儿童节特稿
从1999年到2009年,这10年间,中国一直是最大的跨国领养输出国。2005的高峰年,它为17个国家输出了14,496名儿童。中国孩子一直十分受西方欢迎,因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孩子要么多有残疾,要么就有“贩卖儿童”(比如乌克兰和一些非洲国家)的嫌疑。
例外的只有中国,被领养孩子90%以上是健康且年幼的女婴。
她们是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妹妹”。
—— Miss 半城 ——
文|MISS半城
“请将你的婴儿放进这里,不要把她们扔进池塘里。”
这不是某个福利机构的宣传语,也不是某家儿童医院打出的口号,这是一百多年前,整日整夜,守在篮子旁拯救遗弃婴儿的贝尔夫人所说。
一百多年前的广东潮州,素来有着“中国弃婴岛”之称。
△
百年前的广东潮州教堂
当时因重男轻女,很多人常把刚出生的女婴扔入满是沼泽淤泥的池塘里。这些被遗弃的婴儿常常还没有等到被淹死,就进了豺狼虎豹的肚子里。
于是,贝尔夫人就找来篮子,在篮子上方搭了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架子,希望人们可以把遗弃的女婴放在里面。
△
站在篮子旁的贝尔夫人
“这是一个收集人们不想要的女婴的篮子。”贝尔夫人常常会盯着过往的看客,噙着眼泪喃喃自语。
只要空闲下来,哪怕是短短的十几分钟,她都要抓起急救药箱,一刻不歇的飞奔过去,察看是否有奄奄一息的小生命。
一旦在篮子中发现有婴儿,她就会泣不成声,而后亲自联系将这些婴儿送到当时开办的育婴堂或是一些家庭收养,以保证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可以活下去。
这是一百多年前,潮州弃婴岛上每天都在上演的画面。
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
现在弃婴行为竟然比以往更甚。
自2013年7月以来,经民政部正式发文推动,中国有30多个城市效仿西方国家的做法,为避免随意丢弃导致伤害,纷纷试点婴儿安全岛。这一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新政一时颇受好评。但这些城市的婴儿安全岛,或不堪重负,被迫关停;或将政策收紧,对弃婴行为进行劝阻;而那些还在波澜不惊运行着的,则在媒体上找不到只言片语,就像从未存在过。其中更以广州市的故事最为极端。
2014年广州出现过婴儿安全岛,也就是弃婴岛,一间单独的小房子,不装摄像头,专门供打算遗弃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到这里,避免因无人发现而导致孩子死亡的事情。不到3个月,这里收了262名弃婴,安全岛不堪重负被临时关闭。
一个安全岛,就是一条生命的命运分割线。这里的孩子被人以各种原因遗弃,或因非婚生子的尴尬、或因重男轻女的愚蠢、或因孩子患病后的力不从心……他们被人怀着各种心情丢弃,或狠心、或贪念、或痛不欲生,这里有哭得撕心裂肺的母亲,有抱着孩子抹眼泪的父亲,有放下孩子冷漠转身的年轻人……他们或许也会期盼孩子能遇到好人,但终究,转身之后便不问生死。
和十年前相比,中国“先天缺陷”婴儿比例的统计数已大幅上升。卫生部门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中国每年新增90万至100万有缺陷的新生儿。被广泛引用的2010年《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则提到,相关部门保守统计,中国每年大约有10万名儿童被遗弃,大多为残疾儿童或女童。
英国金融时报帕提·沃德米尔写过一篇《一个中国弃婴的童话》。她和同事在上海一条“寒冷漆黑的窄巷”发现了被层层衣服包裹的弃婴,这个婴儿(后来被起名为贝拉)有很多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双目白内障失明和部分蹼足。关于贝拉的童话是,她的美国养父母在还没有见到她之前,就在教堂里为她募捐。为了“完成这次领养他们拼尽了全力,他们将房产再抵押、卖鸡肉芝士意大利面、卖T恤……”在回中国去接贝拉之前,养母甚至把头发染成了黑色,希望这样不会让贝拉“太过惊奇”。
文章还提到,贝拉被遗弃在Dunkin'Donuts门店外——那是外国人常常出没的地方,也许是她的父母希望她最终能够去海外生活。
从1993年11月10日中国颁布《外国人在华收养子女实施办法》起,20年来,被外国人领养的中国孩子超过11万(这是5年前的数据)。这段故事仅仅是其中的十万分之一。
幸运的是,被领养的”中国妹妹“只是晚了一点得到来自家庭的爱,而且都被教育得很好,活出了人生的光彩,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
第一次在油管(YouTube)上看到Rosie的时候,MISS半城光顾着惊叹她的视频有多火了,完全不了解这个“有些不完整的小不点儿”为什么会那么受宠爱。
别看Rosie才5岁,她在美国“网红界”可是有一定特殊地位的。
油管上,每一个关于她的视频,点击量都超过十万!其中,那条“MEET Rosie”的视频更是达到了两百多万次的点击量!
灵动的小眼神,气鼓鼓的小表情,无止境的百变时尚POSE!这都是真实的Rosie。
她超爱搞怪,每个搞怪的表情再配上她那双忽闪忽闪的小眼睛和标准的“咧嘴式微笑”,从咿咿呀呀开口说话,到如今清晰完整的句子,能瞬间治愈你的心~
这根本就是小天使般的存在呀!
可你能想到,眼前这个俏皮自信的小可爱,其实是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弃婴吗?
确实,在此之前,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先天性智力低下、精神迟钝、体格发育不全,丑丑傻傻、鼻梁低平、眼距渐宽,有点畸形的小Rosie,曾经,被亲生父母抛弃。
而今,她成了众人都疼爱、呵护的“小网红”。
Rosie刚出生不久,亲生父母发现她不幸患有唐氏综合征,便将她抛弃了。
幸运的是,湖南一所孤儿院收留了她。但孤儿院毕竟是孤儿院,平日里除了工作人员基本的照顾,再也没有其他人疼爱她。眼见身体正常的小朋友一个个都被领养走了,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领养家庭,主动去打听过她。
就这样,在孤独中,小Rosie顽强成长了四年。难道Rosie真的要这么过一辈子吗?
就在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Rosie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了。美国妈妈叫Angela,真的像天使一样把Rosie从无尽迷茫黑暗里给拉了出来。
Angela和她老公Hubby,是一对非常相爱的夫妇。在领养Rosie之前,这个充满欢乐温暖有爱的家庭已经有4个孩子了,其中2个女儿是亲生的,2个儿子是他们从非洲领养的。
△
幸福快乐的一家9口
你能想象吗?一个普通家庭有4个孩子已经足够多了,可是这对夫妇怎么会想到再收养,并且还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收养一个被亲生父母丢弃的糖宝宝?
Angela在FB上看到了Rosie的照片,“当时我很犹豫,老实说我觉得我先生会不喜欢,毕竟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养起来会有很多问题,也不知道能不能很顺利。”
虽然有种种顾虑,Angela还是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Rosie的资料,结果发现Rosie竟然和她同月同日生。
这看起来好像是巧合一般的安排,一下子击中了Angela的内心,她决心一定要收养这个被命运开了一个大玩笑的小女孩。
Angela很快地就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航班。她给Rosie带了一个粉红色的书包,一个玩具,一个棒棒糖,还有一本家里六口人的相册。
△
Angela拿着家人的相册给Rosie介绍
见面那一刻,因为先天疾病的缘故,当Angela给Rosie棒棒糖时,那会儿已经四岁半的Rosie,浑然不觉口水早已把衣服的前胸全部都浸湿了。
然而,这样的“见面礼”并没有打击到Angela充满爱怜的心,她甚至没有犹豫一秒,当即决定办理手续,带Rosie回家。
Angela在回忆收养Rosie经历的时候说到:
“如果不去照顾她,残疾孩子的人生可能会暗淡无光,没有任何希望。但我希望这样的孩子也能拥有正常小孩拥有的一切爱,甚至是光明的未来和实现理想的希望。”
当晚Angela把 Rosie从孤儿院接到宾馆中,她说:“我非常享受从孤儿院出来后第一次为她洗澡的感觉。那不仅是清洗她的身体,也是一个重新开始她新人生的小小仪式。我为她洗去被抛弃孤儿的旧标签,也为我拥有了一个无比可爱的女儿而感到欢喜。”
△
Rosie半夜里把小脚枕在妈妈的脖子上
那晚,Rosie在Angela怀中安然入睡,没有一丝吵闹。半夜里,她的小脚肆无忌惮地枕在妈妈的脖子上,一会儿横七、一会儿竖八的睡姿真是潇洒,这无比温馨的一幕被姐姐抓拍了下来。
为了迎接大家庭里新成员的到来,整个家族的人都出动了,每个人都给Rosie准备了亲手制作的小礼物。
△
亲朋好友都在机场迎接Rosie
当站在手扶梯上被妈妈抱着的Rosie缓缓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几十位家人一起欢呼着、拥抱着、充满爱意地望着她。
妈妈亲昵地小声为她介绍所有的家人,爸爸试图用“give me five”的形式,缓解小Rosie的不适应感,姐姐们也将头上鸭舌帽取下,任由Rosie玩耍。
Angela从未拿Rosie的先天缺陷作为她远离人群的保护伞。她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导Rosie自己吃饭、阅读,直到Rosie能独立吃完早餐,能独立听懂一本故事书。
在妈妈的鼓励下Rosie又开始学游泳,泳池里扑棱着水花的Rosie笑得超甜。
她在爸爸的怀里撒娇、打闹,在爸爸的怀里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和鱼儿戏水……
哥哥姐姐们带着Rosie一起做家务,一起给狗狗洗澡,陪着她一起去幼儿园上学,现在小Rosie已经从幼儿园毕业啦~
每天清晨Rosie的爸爸都会拿着相机,在Rosie的小房间门口等待着她醒来走出门的那瞬间。那天Rosie睡眼惺忪地推开门,对着爸爸的手机镜头温柔地、甜甜地喊了声:“Daddy~”
Rosie她竟然克服了唐氏患者最难跨越的语言障碍!
妈妈Angela常常会在视频中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爱你,Rosie!非常爱你!因为你就是你,真实的你。”
如果有人说,这个收养事例之所以会皆大欢喜,缘于Rosie有幸遇见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
那么,MISS半城还有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获得体操世锦赛冠军后,公众才关注起这个女孩:她身高只有1米37,6岁开始接受体操专业训练,戴牙套,戴框架眼镜。她比赛时总在右腿膝盖处缠一根肉色的绷带,爱看《哈利·波特》,最喜欢赫敏,认为自己也会让分院帽在把她分到格兰芬多还是拉文克劳的问题上犯难。然而,更加广为人知的标签来自她的身世——她是一名被美国母亲收养的中国弃婴。
2001年7月18日,一名女婴在中国广西梧州出生,父母为其取名“吴颖思”后将她遗弃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不久,她被当地的社会福利院救下。
吴颖思在孤儿院度过了婴幼时期,两岁被单身妈妈雪梨收养。
一直想要孩子并且生育困难的雪梨,几乎将所有的爱都给了摩根,她也从来不避讳孩子是从中国领养回来的事实。
摩根有时候也会问雪梨,自己的中国妈妈在哪儿。
雪梨没法如实回答她,因为雪梨自己都不知道摩根的父母在哪儿,但雪梨总是会说,你的爸爸妈妈一定很爱你,只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放弃了你。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能有同龄朋友,雪梨带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兴趣班,溜冰、足球、网球等等,但摩根都没表现出太多兴趣,直到她接触体操。
用雪梨的话来讲,刚进体操馆的摩根,兴奋到连老师都拉不住。
很快,摩根就展现出了她惊人的天赋,9岁达到美国的业余体操等级4级,13岁便达到最高级10级,刚满16岁就进入了成年国家队。
比同龄人要娇小的身材成了摩根的优势,身体非常轻巧和灵活,行动也很迅速,能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
但进入到成年组的摩根表现并不是那么理想,甚至都不是最初被美国选择参加世锦赛的人选。
她在斯图加特世界杯拿下全能第三,随后在意大利耶索洛杯赛上跌落到第十,在国内两场比赛的排名都比较靠后,好在训练营中她找回状态,战胜了其他全能选手,最终拿到了世锦赛的参赛名额。
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就获得了冠军,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包括摩根自己。
“再苦再累,她也只有疲惫,没有厌倦。”3岁就开始练习体操的摩根,为了集中训练时间,8岁开始在网上上课,过着体操馆和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
摩根比同龄人要独立的多,出远门都是自己收拾行李,会给每天要穿的衣服做好标签。4岁就能拎着书包自己进校门,不用雪梨送进教室。
10岁,摩根被发现手肘有块多余的软骨,为了不影响训练,摩根每次在接受治疗时,都让医生直接进行,不用安抚。
其实摩根的治疗是很痛的,需要拿一个又长又粗的扎进受伤的手肘里,而摩根一个小姑娘,却可以一声不吭的接受治疗。
有时候,雪梨都不能理解摩根为何如此热爱体操。辛苦、容易受伤、竞争压力大。但看着摩根在训练时享受翻转的模样,雪梨觉得身为母亲,就该无条件支持孩子的梦想。
从摩根接受体操训练开始,雪梨每天5点起床,7点送摩根去学校,乘着午休时间,开车去学校接摩根送她去有40分钟车程的体操馆训练,然后她再回去上班,晚上带着晚饭再去体操馆接摩根一起回家。
成为一名专业的体操运动员,开销比雪梨想象中还要大。为了帮摩根凑学费,雪梨背着摩根在网上发起众筹。
苦是自然的,但值得。摩根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到竞争激烈的美国女子体操队,拿到了补助,缓解了家庭压力,如今又拿下世界冠军。
摩根还表示:“一切只是个开始,我还要代表美国队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并努力朝金牌冲击。”
对于网上那些嫌她丑、戴眼镜戴牙套比赛就像小丑一样的言论,摩根并没有受影响。她的笑容还是那么灿烂,那么有感染力。
在赛场上依旧保持着自信的姿态。
摩根解释自己之所以会戴眼镜比赛,是因为对隐形眼镜过敏。她会在比赛时使用氯丁橡胶带将眼镜固定住,只不过观众看不到这根胶带而已。
如果她在中国会怎样,她的妈妈为什么会抛弃她,我们无法知晓。但就像雪梨所说,“如果摩根没有成为我的孩子,她可能不会练体操,不会成为世界冠军,但她一定会有别的成就。”
这样的事情少吗?
大约在2015年,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Becca和Dan夫妇决定到中国收养一个孩子。
△
Becca和Dan,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
为了筹集领养所需交给中国的费用,Becca和Dan做了很多准备,他们帮助一位寡居的夫人修缮住宅和花园从而获得一些赞助。
幸运的是,有18个志愿者得知他们的目的后来帮助他们。
△
18位志愿者帮助Becca和Dan一起修缮花园来筹款
当Becca和Dan的邻居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纷纷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
他们为此进行义卖,还把自己家里的很多儿童用具送到Becca和Dan的家里。
一年之后,Becca和Dan终于获得了通知,可以到中国去领养孩子了。两个人十分激动,立马赶赴中国办理领养手续。
Becca和Dan为小女孩取名叫Selah。在爸爸妈妈去中国接Selah的时候,两个小哥哥在家里也早就布置好,专门迎接新成员小妹妹。
现在,Selah享受着来自爸爸妈妈无差别的,甚至更多的爱。
假日里,Selah会和两个小哥哥一起去迪士尼乐园。妹妹在妈妈怀里坐轨道车,笑得格外开心。
虽然曾被丢弃,但现在Selah重新有了家,有了幸福完整的童年。
双胞胎姐妹Audrey和Gracie,几个月大的时候,分别被两个美国家庭领养。
17年圣诞节,通过Audrey妈妈的多番努力,这两个分离了10年的中国姐妹,终于在国外得以相见。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并且,他们大多都会在孩子长大后,带他们回中国寻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教他们学会原谅,更学会感恩,让孩子的人生没有遗憾。
曾引起热议的BBC纪录片《断桥会》,就讲述了一个被领养的中国女孩20年后返回家乡杭州与亲生父母重逢的故事。
△
华裔女孩Kati Pohler在杭州断桥与亲生父母重聚
关于跨国收养历史,加拿大家庭最早是收养二战后英国的战争孤儿。紧随其后的是冷战期间,加拿大的母亲通过国际救济孤儿机构成为了“远距离母亲”(long distance mothers),最迟只是为亚洲孤儿提供经济上的资助,后来才渐渐形成实质的跨国领养。
跨国领养形成规模始自美国的福音派信徒贝莎和亨利·霍特夫妇(Bertha,Henry Holt)的善行。1955年,霍特夫妇收养了朝鲜战争中的8名孤儿,这在当时的美国引起了轰动,其他家庭也纷纷效仿。1970年,加拿大妇女桑德拉·辛普森(Sandra Simpson)领养了一名越战孤儿,其后她个人领养了28名孤儿,并且帮助其他人实现跨国领养。从此,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和美国,国际领养变得很普遍。仅2006年一年,美国就领养了2万多名外国儿童。
国际领养的增长,绝大部分原因是由西方人口数量变化引起的。近几十年来,由于节育、堕胎、晚婚等原因,不想过早生育的女性发现自己已经错过生育年龄无法生育了,还有些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生育。在斯塔西的报告中提到,加拿大这一类想成为母亲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孕的女性比例相当高,所以她们对孩子的渴望就寄托到了领养孩子上。
领养本国孩子有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大部分进入领养机构的本国孩子本身的家庭都有一些问题,他们或者有一个非常不幸的童年或者受过侵害,或者是身体有残缺……所以这些孩子被普遍认为很难融入新家庭,身带恶习并很难教育及改变。领养家庭还担心这些孩子的生母“最后一分钟变卦”。毕竟,同在一个国家,变卦的生母很容易找到被领养的孩子,国际领养则“安全”很多。最后一点就是西方妇女对领养海外孩子带有的“拯救”心理,研究跨国领养的加拿大社会学者Veronica Strong-Boag认为这在西方女性心中的 “现代救赎的故事”。
在大部分西方妇女心中,从那些贫困的国家领养一些可爱的孩子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事,这和那些西方男人认为从一个处于弱势的国家爱上一个异族的美丽女子似乎有相似的地方。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领养的三个孩子,他们分别来自: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和越南。
△
皮特和朱莉拥有一个“联合国家庭”,图为皮特朱莉和他们的孩子们
从1999年到2009年,这10年中,中国一直是最大的跨国领养输出国,2005的高峰年,它为17个国家输出了14,496名儿童。中国孩子一直十分受西方欢迎,因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孩子要么多有残疾,要么就有“贩卖儿童”(比如乌克兰和一些非洲国家)的嫌疑。例外的只有中国,被领养孩子90%以上是健康且年幼的女婴。
中国受理一个领养申请的时间也比较长,2009年以后已经达到了4年左右(如果愿意收养有残疾的儿童,时间就会缩短很多)。费用也较高,大约成本在3-4万美金。可能由于男女性别比例的逐渐失衡、生活也都温饱了和诱拐儿童供国际领养类的丑闻,中国政府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输出中国儿童的数量。同时也更为严格,单身、同性恋、肥胖、年纪大、不够富裕、经常离婚和结婚、服用抗抑郁药或者已有多个孩子,只要有其中一条,就会遭到中国的拒绝。
据《英国金融时报》引用的数据,中国约有70万名孤儿(无父母照顾的孩子),其中约有10万名孤儿被国家机构收养,剩下大部分孩子获得政府补贴。
被跨国领养的孩子,是不幸者中的幸运儿。
生而为弃婴,懵懂无知时就处在人生最低谷,游离在生死边缘最后绝境重生,MISS半城真希望这样的事情能多一点。
在电影《母亲》里,有一句台词:“有时,所谓生命中的灵魂伴侣,极可能只是个104公分、七岁、坚强、爱笑、有只小本子,随时记下‘所有好的事情’,却在寒夜里被命运装进垃圾袋中扔在门外,等着你去捡起的小女孩。”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半城编辑部
文编|MISS半城 美编|张鑫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半城往期精彩文章